发布时间: 2024-06-24 12:05:53 作者: 火狐体育官网首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郴州秉承“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精神,深入对接粤港澳,不断向南开放融入世界,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前,该市有对外贸易经营备案企业615家,外贸进出口业绩企业163家,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往来。
郴州得广东沿海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始终把开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市健全了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国际快件中心、进口肉类查验场等五大功能平台,被纳入广东往来港澳陆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试点城市。郴州已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郴州外向型经济呈现勃勃生机。郴州进出口总额由1995年的0.2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47.23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郴州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湘南大地正崛起新的开放高地。
巍巍五岭,横亘其南,但遮不住郴州放眼世界的锐利目光,挡不住向南开放的强劲步伐。
70年沐雨栉风,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成立70年来,郴州秉承“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精神,深入对接粤港澳,不断向南开放融入世界,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郴州有对外贸易经营备案企业615家,外贸进出口业绩企业163家,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进出口贸易往来。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995年的0.2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47.23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郴州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湘南大地崛起新的开放高地。
从闭塞之地到我省开放高地,郴州的跨越源于优质的平台,源于良好的环境,源于奋楫前行的郴州人。
天刚蒙蒙亮,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月峰村供港农产品基地已一派繁忙。基地负责人周小青指挥村民小心翼翼地把刚挖的五彩薯、蔬菜装上货车。
周小青笑呵呵地说:“2017年11月,‘跨境一锁’快速通关系统开通运行后,从郴州出口到香港的货物不再需要由口岸海关转关、查验和换锁,快速缩短了运输时间。这些五彩薯、蔬菜早晨发运,当天就能上香港市民的餐桌。”
熟知的人就知道,“跨境一锁”快速通关系统只是郴州打造的开放平台之一。作为我省“南大门”、对接粤港澳“桥头堡”的郴州,一直站在全省改革开放的潮头,在大胆探索中前行,在不断总结中完善。
据介绍,从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到承接产业“先行先试”,再到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央及省里的各种“眷顾”,让郴州发展如饮甘饴。
乘着“先行先试”的东风,郴州先后建设了铁路口岸、检验检疫、铁海联运、国际快件中心、综合保税区、进口肉类查验场等快速通关平台,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其中,郴州铁路口岸是全省首个按照“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建成开放的通关平台,于2013年底建成对外开放。
去年9月,郴州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正式运营,首批从泰国进口的冻鸡肉,在完成检验检疫手续后,顺利运往郴州及周边城市销售。
如今,慢慢的变多优质的进口肉类产品,通过深圳盐田港、广州黄埔港等进入郴州市场,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泰国冻鸡肉、澳洲牛肉等。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目前,郴州被纳入广东往来港澳陆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试点城市,正在申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驱车行驶在郴州大地,只见一个个园区建设热火朝天。据介绍,全市现已建成国家级高新区、示范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各1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
9月4日,郴州桂阳县工业园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混凝土搅拌车、挖掘机一片轰鸣,港艺、事达等10家企业正在开展施工竞赛。
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是我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产业链整体招商落地的家具产业项目,2017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0亿元,拟引进家居企业100家以上。现已签约入园企业107家,签约金额达121亿元。
无独有偶。2018年9月,湖南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落户郴州汝城县,首批11家企业签约入驻,签约金额达40亿元,成为我省产业链招商又一成功范例。
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为何花落郴州?广东家具协会会长王克一语道破玄机:“这里不仅生态环境好,而且招商热情高、办事便捷高效。”
近年来,郴州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通过实施“绿城攻坚”“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森林生态景观提质等举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9%。
同时,一手抓政务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一次办结”改革。全市共减少审批环节4545个,市本级“即时即办”事项达1117项,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压缩73.1%。
来过郴州的客商发现,这里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50大氧吧城市”的称号名副其实。
在郴州投资的客商觉得,这里政商关系“亲”“清”,办事便捷、高效。去年7月,郴州被评为“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目前,郴州吸引47家“500强”企业落户,投资金额超过920亿元;累计引进央企29家,签约项目8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400多亿元。
据统计,该市实际利用外资由1989年的46.42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9.05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由1999年的3.8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4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2位,实际到位内资总量连续12年位居全省前3位。
桂阳县荷叶镇新市村谭家银喜欢记账,从1993年起,他真实记录家里收支情况。谭家银打开家里的账本,发现20多年来他家经济有过大幅度增长,也有过乏力的时候。
荷叶镇盛产煤炭、石墨。以前,谭家银入股做煤炭生意,2007年至2009年销路特别好,年均有近万元分红。
2010年,随着郴州进一步对外开放,加速向外向型经济转型, 桂阳县开始对矿区进行大力整顿,谭家银和昔日诸多矿老板一样顿时“失业”了,分红没有了。
后来,当地政府引导谭家银利用矿区荒山办起生态农场,并安排他到引进的大规模的公司南方石墨公司上班,老婆也到附近一家出口型玩具厂务工。他家经济又迅速增长起来,年收入由2011年的5万多元增加到2018年的10多万元。
收入在增长,支出也在变化。近几年,谭家银家除了日常柴米油盐开销,还新增了保险、旅游等费用,每年都要外出看世界。他说:“因为不断对外开放,郴州引进大批外向型经济企业,带来了就业,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我也花36万余元到县城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商品房,生活过得慢慢的变好。”
透过谭家银家的小账,能够准确的看出改革开放给郴州产业、居民收入、住房条件等带来的巨大变化。
郴州坚持以开放促转型,摆脱资源路径依赖,从传统资源型经济逐步实现从多向少、从地下向地上、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三次产业体系逐步优化,由1952年的70.3∶9.2∶20.5调整为2018年的8.5∶45∶46.5。近些年,该市通过对外招商,发展产业,已形成石墨新材料、大数据、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矿物宝石、装备制造及农用机械9大优势产业链,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外向型经济呈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态势。
产业兴则经济兴。全市GDP从1952年的1.47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2391.87亿元。人均GDP由1952年的75元,增至2018年的50482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让郴州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568元,提高到2018年的32406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293元,提高到2018年的15018元,年均增长11.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到10平方米,分别增加到2018年的49平方米、61平方米。
“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郴州正全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水平发展的宏伟篇章。
东江湖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双曲薄壳拱坝,在国际上名列同类坝中第二位,在亚洲排名第一,被誉为“亚洲第一坝”。坝高157米,底宽35米,顶宽7米,坝顶中心弧长438米,装机50万千瓦。坝体新颖奇特,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东江湖水库工程曾于1958年动工,至1961年初停建。1978年4月复工,1987年1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92年枢纽工程全面竣工。东江湖水库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电工程。
东江湖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其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东江湖也是湖南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六位一体”的旅游区,每年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银都——郴州永兴县,凭借“无中生有”的科技本领,每年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色金属冶炼危废物和“城市矿产”近100万吨,可综合回收2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其中,白银年产量达2500吨,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且年产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
近10年来,永兴县从“三废”和“城市矿产”中回收白银1.8万吨、黄金53吨、铟450吨、铋2.5万吨、铂族金属30吨,其他有色金属160余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亿多吨高品位原矿开采量,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地实现了废物“资源化”,也因此成为国家区域循环经济十大模式之一。
嘉禾铸造始于明末清初,至今有300多年历史。2012年,嘉禾县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江南铸都”称号,2015年又被中国锻造(压)协会授予“中国锻造之乡”称号。
近年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该县有32个基地(公司)项目获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扶持,大批铸锻件走向高新精尖,由普通硅铁提升为铜、铝、钢、合金铸钢等高强度合金铸件,压铸、低压、金属型离心等优质高的附加价值铸件产量大幅攀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湖南省著名商标8件,在江南铸锻造市场占据55%以上的份额,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武县是湖南省唯一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素有“玉石之乡”美誉,拥有通天玉、香花玉、舜珑玉等玉石资源。
通天玉是继黄龙玉和台山玉之后,中国新发现的又一优质石英岩玉,因盛产于雄奇秀美的临武县通天山地区而得名。此玉质地细润,天然明亮,晶莹剔透,色泽丰富,有白色、淡红色、黄色、青色、墨色等多种色泽。香花玉色泽沉稳浓艳、质地细腻温润,以原生山料居多,体量大,玉质好,少绺裂,以青色、墨绿色为主,是加工制作玉器的高档优质原料。舜珑玉颜色以白色为主,少部分浅灰色、浅绿色、浅紫色、浅蓝色和浅粉红色。
通天玉、香花玉、舜珑玉在临武的相继发现,结束了湖南不产高档玉石的历史,增添了湖南宝玉石资源种类,为湖南省宝玉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70年波澜壮阔,7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郴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47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2391.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不到100元增加到5.05万元,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五个郴州”,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候宣示下一个70年,我们将高举革命的旗帜,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当前,全市人民正豪迈自信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扬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艰苦奋斗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把郴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奋力开启新时代郴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必须从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郴州70年来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取得的;未来郴州的发展,也必将继续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奋勇前行。我们要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按照“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郴州落地见效。
开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必须从始至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郴州从始至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的专注和定力,着眼于为郴州更实更顺更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当前,郴州的改革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继续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竭尽全力抓园区、稳企业、兴产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开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必须从始至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中国成立70年来,郴州历经了由物资匮乏到物阜民丰、由绝对贫困到总体脱贫、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沧桑巨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切实稳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水平,维护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逐步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必须从始至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动摇、为推进各项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全面进步,强基固本,凝神聚力,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考验,我们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把全市各级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把全市党员队伍打造成郴州发展的核心力量,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奋力开创郴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968年,我高中毕业后下放到资兴县烟坪公社杨公塘大队徐家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和其他几位知青借住在一户乡亲的木楼阁里,破烂不堪、阴暗潮湿,跳蚤一抓一大把。我白天出工劳动,一个工才1毛8分钱。
1972年,我因为表现优秀,招工到资兴氮肥厂工作,住的是30多个人挤在一起的一间宿舍,每月工资18元。
1978年,我调到郴州纺织厂工作,担任房管科负责人。一家4口挤在一室一厅18平方米的宿舍,每月工资45元,省着点用略有节余。
1980年,单位新建了家属楼,我家搬进了两室一厅45平方米的新房。虽然是筒子楼,但与先前的楼阁、宿舍相比,条件好了许多,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此前,下湄桥街道有工厂近百家,包括纺织厂、麻纺厂、化工厂、钢筋厂、建材厂等,五花八门,布局很不规范。
我们纺织厂是郴州市北湖区下湄桥街道最大的工厂,鼎盛时有职工8000多人。1995年,工厂改制重组为郴州市宏生纺织公司,总资产过亿元,是全市国有工业公司股份制改制成功典范之一。
历经多年风雨,一些厂房墙壁开裂、家属楼地基下沉,还存在路面坍塌、巷道逼仄、消防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我提心吊胆,生怕发生火灾,生怕房子倒塌。
1998年,我从郴州纺织厂退休,原以为这辈子都要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到2016年10月,下湄桥街道被列为棚户区改造重点区域。不久,纺织厂、麻纺厂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先后启动,共拆迁5000多户,上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2016年,通过“棚改”货币补偿加上多年的积蓄,我家在一个新建的小区买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复式楼,我与老伴和儿子一家3口住在一起。
我们居住的小区就像一个花园,粉的、紫的、白的紫薇花开满绿地,桂花的清香充盈着秋日的早晨。
我喜欢唱歌、跳舞、打太极拳,拉了19个退休姐妹组建了一个“金秋舞韵”队。刚好,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平语近人”主题游园,每天早晨,我就和姐妹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现在,我每月有一份退休工资,曾经的“老棚户”,如今住进复式楼,打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