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1:41:07 | 作者: 合金铸钢件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形态趋势,基本的产品产量、投资均比上年增长,实现总利润同比增幅明显;国际化布局取得显著突破,行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坚持创新、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主线,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起的产业原材料配套,增量增利,形成稳健发展态势。
2024年,美联储降息及国内央行降准等利好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以5G基站为代表的新基建等行业对大宗有色金属的需求呈现快速上涨,有效带动了有色金属价格。
根据SMM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年上海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的价值整体行情呈现出波动中上涨的态势,但价格并非单边上涨或下跌,而是波动明显。如在8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中有色价格指数月环比下跌3.8%,但9月又有部分品种出现明显反弹。从品种来看,多数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电解铝市场宽幅震荡,价格重心较2023年上移,沪铝主力全年运行区间在18595-22040元/吨,全年均价19922.89元/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6.5%。电解铜价格上半年表现为冲高回落,沪铜价格重心较2023年大幅度上升,7月份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再起,再加上日本央行加息导致日元升值后其套息交易发生逆转,铜价亦跟随大跌,一度回落至70500元/吨。随后在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和中国强力政策组合拳共同提振下,铜价出现止跌反弹,维持在71500-80000元/吨区间震荡,全年铜均价74922.52元/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9.7%。锌价上涨明显,一路涨至25000元/吨,全年均价23397.69元/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8.2%。中国电解镍增量明显,全球纯镍过剩加剧,而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虽然不锈钢、特殊合金钢需求量有所增长,但带来的纯镍需求量开始上涨小于纯镍供应增长,在供给持续增加,需求增速放缓下,基本面偏弱格局不改,价格仍维持弱势,全年均价133245.70元/吨,较2023年同比下降23.1%。
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合计95.8199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0.6%。具体数据见下表: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看,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整体增长。其中,铝材产品产量较2023年增幅达到7.5%,因应用场景的继续扩展,企业产品创新跟上新兴起的产业对材料的要求,市场需求量上升,带动产品产量的增长;铜材产量统计数据上看较2023年下降了8.17%,经仔细地了解,是因为有一家规模较大的机电设施制造企业2024年搬离上海,其自产自用的铜材量亦随着消失,造成上海铜材产品统计数据的下降,去除该因素外,根据协会对主要铜材生产企业的调研情况,实际的铜材产量还是增长的。有色金属合金(铝合金)产量为0.1578万吨(原有色合金产品的统计范围为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由于本年度生产锌合金及铜合金的企业已经低于统计要求的数量,所以本年度不再统计),与2023年基本持平。
协会着重关注的企业产量与2023年同比情况分别如下:上海华峰铝业601702)股份有限公司增长(上市公司年报尚未发布)(铝材),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增长15%以上(铝材),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增长8.5%(铜材),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增长5.8%(铜材),上海五星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增长(具体数据未完成审计)(铜材),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增长29%,上海巨合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增长33%(再生金属);上海浙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铝箔有限公司、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量,与2023年基本持平或出现小幅下降。
注: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合金产量不在上海市统计局的“有色金属合金”产量统计范围。
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合计602.5628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9.67%。具体数据见下表:
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基本的产品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整体增长,其中,铝材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226.0802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1.61%;铜材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298.7385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9.11%。综合分析产量、原材料价格的增长趋势,能够准确的看出,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因素除了产量增长以外,有色金属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提供了较大的贡献;而产品的增值部分即加工费,国内行业内卷严重,无论是铝材还是铜材,均普遍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产量提升的双重作用。
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合计21.6833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6.70%。具体数据见下表:
2024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在行业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企业从调整产品结构、抓管理将成本、合理规划利用原材料上涨趋势收获红利,保持了整体行业的利润增长势头,实属不易。其中:
铜材:制造企业总利润为6.378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3.69 %。行业着重关注的企业情况: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利润较2023年同比增长(具体数据并入上市公司,未经审计不便公开),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利润较2023年同比增长16.2%,上海五星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与2023年同比略有上升。
铝材:铝材制造企业总利润11.0951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8.05%。协会着重关注的铝加工公司情况: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利润较去年增长约5%;上海浙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比增长24%;上海神火铝箔有限公司、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稍有下滑。
1.增量增利,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形态趋势。上海铜、铝重点企业充分的发挥现有生产线的产能,运行平稳,稳中求进。产品产量较2023年增长0.6%,利润增长6.7%。
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等“新三样”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带动新能源汽车型材、汽车板、电池箔、光伏型材等细分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行业低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开辟铝材应用新赛道,为铝材消费带来新增量、新亮点。上海有色金属加工公司在上海产业政策、区域成本等大环境下,近年来基本不再开展扩产能的投资建设,走科技强企,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围绕重点行业需求,做精做强之路。各重点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或超100%。
在国内行业内卷严重,传统产品和市场已基本饱和的形势下,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等铝材加工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的优点,在维护好现有市场的情况下,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抓市场需求突破口,增量增利润。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做大做强主业,深耕高端热传输铝板带箔材料的生产与研究领域,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壳材料、高强耐蚀电池水冷板材料、电池冷却器多层管板料和高热导率电驱电控冷却器材料,水平均处于行业前列。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专注于开发、生产用于热交换器及细分市场应用的轧制铝材,按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产品涵盖高性能、高品质的复合及非复合轧制铝材,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散热器、空调系统和其他热传输部件。重点瞄准低空经济、半导体行业的铝合金板带材需求,努力开拓新的赛道,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凭借优越的产品性能和多年来培育的良好客户关系,在汽车零部件及IT外壳和精密结构件用挤压铝材市场,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全年产量较2023年增长29%。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以多品种、高品质的产品服务空调制冷、海洋经济、电力等国家大产业、重点行业,以强有力的营销模式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严重打压的情况下,出口势头不减反增,全年出口量占总销量较大比例,成功避开国内内卷严重的铜管市场。上海浙东铝业有限公司依据自己产品特点和母公司的市场优势,调整产品结构,获取原材料上涨的红利,严抓产品质量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房地产行业低迷的不利形势下,依然保持了利润明显地增长的良好势头。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充分的利用生产线产能,与制冷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保持多年良好的合作,在总部资金调配、集中采购等多项措施的加持下,2024年产量增长,利润创新历史新高。
2024年,多家企业获奖: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创新型企业总部”称号,及上海非公有制企业100强、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上海五星铜业有限公司获得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帅翼驰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度上海湾区优秀企业“高质量发展奖”、2024年度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2024年度上海非公有制企业100强、2024年度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 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获得2024年度上海非公有制企业100强称号。多家企业获得有名的公司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2.科学技术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提速发展。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新发展动能。企业产品聚焦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紧缺的功能性材料,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用产品的实用性和替代性的新突破,支撑和助推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
2024年,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覆盖比亚迪002594)全系车型的刀片电池壳材料,成功突破产品高强度、高板型要求等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外刀片电池材料生产技术的空白,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新型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专注于为汽车行业提供铝合金零部件制造的新型材料,助力汽车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企业拥有业内领先的铸造铝合金新材料研发实力,与美国铝业联合成立了“先进铝合金材料联合研究院”,特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例如电池包壳体材料,包括高再生比例的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材料,含有高比例再生铝的挤压型材铝合金——高强6系,以及用于超薄壁(2.0mm)复杂结构的大型压铸铝合金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地发展。公司助力蔚来汽车研发的结构大型铸件用自硬化铝合金,打破了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国际材料的垄断,填补了国产高性能压铸材料的空白。这些成效更加稳固了企业与汽企的合作伙伴关系,强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上海神火铝箔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高端双零铝箔市场,产品主要是用于食品软包、医药包装、新能源电池、绝缘等材料的铝箔,供应国内外高档包装材料生产公司,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开发替代市场等手段,努力保持了整体业务基本稳定上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科学技术研发投入,主动把握行业新技术的发展,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新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
上海龙阳复合精密铜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高效率节约能源环保精密铜管研制、生产的领跑者,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2024年成功开发外方内圆无氧铜产品,应用于粒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核电等,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为国家重点行业提供了材料支撑。
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量产20多款合金材料,可满足终端汽车主机厂各种应用场景汽车零配件,综合性能高于行业同种类型的产品10-15%;国内首家通过德国Daimler 主机厂DBL4919.10-40 材料认证;国内首创、独家研发量产理想汽车防撞系统超高强6000-HS汽车轻量化材料,并拥有发明专利;国内首创、独家研发量产高强度抵抗腐蚀能力HG601汽车座椅滑轨材料,平替传统7系材料;汽车轻量化项目铸棒L6005A材料认证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这些科研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开拓市场获取优质用户的利器。
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开展“300mm外延片表面高洁净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材料产品8英寸超重掺衬底单晶硅外延片”等科研项目,可以对外延片的关键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和科学调整,同时外延片在电阻率片内均匀性、外延层厚度片内均匀性、表面颗粒、表面金属沾污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还掌握了埋层外延、多层外延、超厚外延、超低阻衬底外延、渐进式电阻缓冲外延、超结器件双层外延等具备较高技术难度的特种外延工艺,可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作为获得2024年新质生产力10大案例的高纯度金属溅射靶材的江丰电子300666)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基地——同创普润(上海)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等先后通过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复审认定,这些均为上海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已加快从“粗放型”行业转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3.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发展,塑造有色行业新形象。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上海有色金属企业高度重视绿色低碳目标,因地制宜配套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再生原料利用水平、积极依托绿电铝资源布局、主动实施流程和工艺的绿色转型;积极采用智能化技术及设备,推进工厂数智化转型发展。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践行绿色、低碳制造的理念,实施“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对熔炼、热处理等高耗能、高排放工序,积极研发并创新再生铜使用工艺及相关设备,降低产品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提升生产及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断加大废料应用比例,降低原材料获取的碳排放量,成功开发高强绿色低碳合金材料,实现产品含碳量90%的下降,该项目获得2024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等项目称号;全面引入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降低能源端的碳排放,实现企业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减碳。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持续践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改善铝价值链的整体足迹,为循环利用和低气候影响铝材料及其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贡献力量;同时于2022年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并基于SBTi制定了科学减排目标;通过了ASI的绩效标准认证;可持续发展铝产品解决方案也荣获2023 IDC中国可持续发展先锋案例大奖。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并量产了100%废铝为原料的汽车型材结构件用铝棒,实现了该产品碳中和;公司开展了产品碳足迹认证,建立碳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铝液直供、熔保一体、固危废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快发展废铝短流程炼铝,建设绿色供应链,赋能全产业链降碳。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上海重点用水企业,主动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加强用水管理,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由此,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2024年度“上海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
这些措施均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承担社会责任,塑造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的形象。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践,领先的低碳生产工艺和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在“绿色供应链碳管理”和“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两大方向获得认可。“基于生命周期评估法的产品碳足迹”和“基于碳中和智慧能碳管控的数字化碳管理平台”两大项目成功入选《上海市2024年度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成为上海市工业碳管理标杆企业之一,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转型经验。
全行业稳步推进智能化转型和建设。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在生产线改造和新项目建设中,采用集团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技术及设备;应用股份公司与华为共同研发的有色金属材料行业垂直大模型,建设形成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应、数字化销售、数字化服务,推动企业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五星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过程管控、内部流程等方面不断的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全业务覆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中间局将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集成和数据建模。通过管理业务标准化、设备修正模型和质量模型,打破研发-产业化信息孤岛,实现研发-制造一体化,提升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实现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4.实施循环经济,助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缓解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瓶颈约束,国家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利用。上海有色金属行业积极主动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回收利用,加强再生金属原料、加工、材料应用等各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快产品循环利用,使资源能够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转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再生金属回收及利用水平,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巨合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坚持以废铝原材料精细化分拣为目标,以实现用户需求实现废铝原材料高值化保级利用为终极目的,从回收源头端严格把控,分拣工艺流程严格按废铝品类以仪器检验为标准精细化区分,为利用端客户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废铝原材料,走出了一条精细分拣、质量至上、客户稳定的废铝原材料回收分拣加工公司品牌化之路。
上海有色金属企业与汽车制造等有色金属材料应用企业在材料循环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扩展可持续循环材料的应用场景范围,提升同拆解方的合作深度与效率,在现有的拆解、熔炼、加工的模式上,进一步探索材料循环利用的潜在价值点,最大化挖掘材料循环的价值增值,实现材料循环经济效益。实现再生有色金属资源保级回收、升级使用的路径,以此在全产业链大幅度降碳,真正展现循环经济的价值。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蔚来、理想等汽车主机厂建设“铝材闭环回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研究设计铝灰渣等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方案。同时助力理想汽车的“循环铝链建设”,在可循环材料设计、整车拆解循环以及铝材闭环回收等方面不停地改进革新与突破,进一步探索整车循环利用的潜在价值点,最大化挖掘整车材料循环的价值增值,实现整车材料循环经济效益,为共同构建可持续的汽车产业未来贡献力量。为此,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蔚来汽车首次颁发的奖项——蓝天奖。
5.合理布局,优势互补,与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协同发展。受上海产业政策和成本因素的影响,一些在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一马当先的优势的有色金属企业,近年来针对低碳、产品结构、投资所需成本、经营销售的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纷纷在外省市及海外布局生产基地,与上海基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有些企业的上海基地设置为研发中心、企业总部,成为该企业的战略决策、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模式,这也将是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公司发展壮大的有效模式。
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布局,开展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公司通过“双基地+智能化”战略,持续巩固在铝热传输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并加速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市场渗透和延伸,拓展铝热传输材料的应用场景。双基地实现互补,上海基地侧重研发技术和高端市场,重庆基地专注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两地形成“技术+产能”的协同效应,既能满足国际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又能快速响应国内市场的大规模订单。
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在2024年,通过与创新集团强强联合,收购了该公司下属公司高效、低成本的铸造和热轧工厂。目前公司已拥有了山东工厂、云南合资企业,以及上海工厂三大生产基地。依托山东铝产业集群和低成本能源优势,辐射华北及日韩市场,同时通过收购创新新材600361)的热轧工厂,整合其下游产能,提升成本竞争力,并扩大产品品种,进军半导体制造设备、低空经济等市场领域。依托云南基地,利用云南水电资源,生产低碳铝坯,替代上海基地的传统铸造产能,助力公司亚洲区碳排放强度降低。以上海为研发中心,山东、云南为生产基地,覆盖长三角、华北、西南三大汽车产业集群。通过上海基地出口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山东基地辐射欧洲市场,云南基地探索南亚客户。实现三大基地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上海基地的发展。
另外,作为母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基地,一些上海有色金属制造企业利用集团公司在国内、海外布局的优势,有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作为浙江海亮股份002203)有限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基地,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利用集团公司的海外合理地布局、风险有效管控优势,调整出口模式,降低财务成本,在国内市场内卷严重、外部多方打压的环境下,产销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利润同比增长。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在总部的资金、原材料采购、科技研发的全力支持下,与国内及海外的多家生产基地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在市场环境多变的形势下,以技术领先的优质制冷铜管依然保持稳定的订单水平。上海神火铝箔有限公司作为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基地,充分的利用集团在云南等地的低碳铝原料,成为本公司可以提供低碳产品、助力客户降碳的有力条件。
6.以标准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为助力有色金属工业和汽车制造共同低碳发展,建立低碳供应链,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提议,上海新材料战略咨询决策委员会汽车新材料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上海汽车工程学会、苏州市压铸技术协会共同发起,联合材料生产企业、汽车整机企业、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制定和发布了团体标准《汽车用铝合金板带材产品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通过设定汽车用铝合金板带材产品的核算方法、碳排放指标、技术规范,为汽车用铝合金板带材产业的发展划定“绿色标尺”,构建起“约束—激励—协同”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既为企业碳管理提供操作指南,又助力产业供应链低碳规则对接;通过标准的“硬约束”与“软引导”,推动产业从“高碳粗放”向“低碳高效”跃迁,实现经济稳步的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有色金属和汽车制造业共同实现双碳目标,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有色金属行业和汽车制造业的紧密合作关系。
7.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为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蓄力。2023年10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职业信息,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根据有关要求,积极申报提交了“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员”作为国家新职业的建议书。经专家评审论证,“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员”从全国申报的430余份新职业建议书中脱颖而出,成为19个新增职业的一员。由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发起编制《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员》职业团体标准,该标准于2024年12月1日发布并实施。该职业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职业教育培训、认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于开展相应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协会还组织并且开展了多场《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供应链创新与实战》公益研修班。通过系统培训,可全方面提升有色金属交易员的专业技能,包括掌握宏观经济、技术层面、现货及期货操作、金融衍生品等知识,以及对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流程和应用场景的理解,提高市场分析、策略制定、数据分析、服务沟通及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推动上海有色金属贸易人才队伍的发展,为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蓄力。
8.发挥协会优势,精准服务行业企业。协会与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交易团)配套活动——“2024年第二届上海国际矿产业交流大会”。通过培育和维护投资海外矿产资源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司发展的生态圈,加强和拓展长江经济带11省市矿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凝聚支持矿产业链高水平发展的工作合力。吸引了南非、埃及、伊朗、俄罗斯等海外矿产代表以及浙江等18个省区市的220多位商协会、企事业代表的积极关注和支持。配合上海工博会新材料展,举办2024(第六届)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一同探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助力汽车新材料产业链有效“上下沟通”;携手安徽家电信息行业协会、上海钢联300226)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024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同期活动(第四届)智能家电新材料应用论坛,关注绿色制造、绿色技术等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把握行业风口。
作为上期所“强源助企”优秀产融服务基地,协会联合新湖期货、金瑞期货、海证期货、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公司举办三期大宗商品(有色金属)供应链创新与实战公益研修班,举行2024上海有色金属行业经济发展形势交流会。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及资源对接服务,促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实体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优秀产业服务基地中铝国际601068)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协会也联合举办了“洞悉市场形势,服务实体经济----铝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为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交流合作的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