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2-20 05:03:18 作者: 火狐体育官网首页网址
作者:原磊(中国社会科学院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习明确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度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体制优势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就是逐渐完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出巨大生产力的成果。面向未来,一定要坚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充分的发挥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速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相统一的结果。从理论逻辑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革命性技术与生产要素相结合,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从而带来生产力质态的根本性变化。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对技术革新突破带来生产力跃升的前瞻性判断,是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总结。从实践要求来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例如,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约为70%;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体现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无论是产量还是安装量,在全球均处于领先水平。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持续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有力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然而,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生产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适应的环节,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创新。一是高标准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发挥保障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部分地区存在的市场分割及地方保护问题,对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通造成了阻碍,市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以及信息、标准等方面的“软衔接”尚不完善,影响了市场流通的效率;公平竞争环境和机制仍不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尚不健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领域的制度规则有待完善;市场监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等。二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先机,构建新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例如,科技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整体创新效率还需提高;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够,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较少;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收入分配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充分激发新型生产要素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建立起能够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的收入分配方式。然而,眼下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包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不同所有制、行业和群体的就业人员之间还存在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带来的收入极化趋势明显,决定初次分配的市场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等。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型生产关系能够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促进新产业的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新产业的发展。新的分工不断发展聚合成有一定规模的新产业,能够为生产力发展提供“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可能。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强调重点支持科技研发活动,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之间建立协同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产业的持续涌现。二是促进新模式的发展。新要素在新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机组合,重构生产环节和管理组织架构,产生新的生产模式,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生机制。新型生产关系不仅包括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也包括更高效的新型生产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和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有助于推动数智化生产、工业互联网生产、绿色生产等新模式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中,数智化生产是主要形式,生产过程广泛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等,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工业互联网生产是重要发展方向,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产业链内部以及产业链之间形成设备间、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升整个产业链生产效率;绿色生产成为鲜明特征,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资源等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促进新动能的形成。形成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新动能的形成,关键在于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包括推出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供应来源、形成新的组织等。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
综合来看,生产关系涵盖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具有必然性的一切经济利益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关键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此基础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条重要经验。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上,要把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宏观层面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共生的总体格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不同所有制经济能够更好适应多样化的技术领域、技术路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其中,国有经济能够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投资以及前瞻性布局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更有效地体现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民营经济成为提升经济活力、优化市场供给、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外资企业则在促进我国更深度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吸引全球高端生产要素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作用,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互动协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强化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市场反应灵敏、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不断开发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
中观层面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互补协作的产业链布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严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由于历史因素、企业规模及运营机制等方面的不同,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布呈现差异化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布局,建立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更为协调的竞合关系。一方面,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能源保障和原料供应、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健运行、国家经济独立和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鼓励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支持民营企业在改革创新和公平竞争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微观层面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要素交叉融合的发展共同体。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方式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与民营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互为依存、相互约束,共同构筑起一个持续运动的经济循环系统。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新型生产要素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新型生产要素必须通过专业化培育方能形成,而科技创新也日益从生产环节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有组织行为。在审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前提下,可考虑对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进行拓展和优化,将“要素培育”和“科技创新”从生产环节中独立出来,从多方面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循环,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聚焦要素培育。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要素变革和迭代,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型劳动者的主体,金融对推动新技术应用和新产业形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促进新型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应用,必须完善生产要素培育机制。一是完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加强数据采集,提升数据资源的供给规模和质量,同时构建开放透明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数据资源的流动和交流。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立足市场需求,重点培养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的人才,同时加强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引导,促进高校新设增材制造工程等急需紧缺专业。强化校企联合,支持定制化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结合。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注重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完善创新引导机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往往具有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难以用短期绩效评估、产业化难度大等特点,需要国家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要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产业布局,完善新型制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对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行联合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同时面临技术和市场等诸多不确定性。要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激励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补贴等,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同时,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使研发投入更好转化为经济收益。三是完善创新保障机制。围绕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科学规划和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支撑国家科技事业长足发展。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及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发展先进制造。先进制造业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包括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还包括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完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决不能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传统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改进原有产品、改造传统工艺、提升管理手段等很多方面,只有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融合,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二是完善新兴产业孕育机制。新兴产业代表着前沿科技发展方向,要制定和实施相关产业政策,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元宇宙、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三是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产业融合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打造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精准定位,深化分工合作,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形成更高效率、更高价值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优化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一是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反映其重要性和稀缺度,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对其他生产要素发挥引领、吸纳与放大效应,要健全这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二是完善相关薪酬机制。要科学运用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与创新潜能。此外,还要健全公益慈善组织体系,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支持更多人财物投入社会公益领域。
推动市场流通。现代社会进入互联互通的全球化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时代,市场流通在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社会分工、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聚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一是完善公平竞争机制。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充分调动各类所有制企业积极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二是完善统一市场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方面针对阻碍市场流通的机制障碍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市场流通顺畅无阻,另一方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三是完善对外开放机制。在全球视野下整合优质创新资源,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一方面推进制度规则的国际化接轨,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同时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范围,对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多国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倡导成立跨国技术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联盟,提升我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壮大新型消费。消费是经济稳增长的主引擎。新型消费是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的消费,能够有效促进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对接,实现消费资源的高效配置。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完善数字消费机制。支持企业研发推出更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其中不仅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数字化产品,而且包括云服务、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服务。同时,丰富数字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元、高效的数字消费体验。二是完善绿色消费机制。运用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激励企业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研发力度,推广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同时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及安全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为绿色消费增长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三是完善消费升级机制。坚持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一方面推进质量强国、品牌强国建设,增加优质供给,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及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婴幼儿照护等的投入,有效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潜力。
总之,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坚持守正创新的过程。“守正”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立有利于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要素培育、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收入分配、市场流通、新型消费六个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